关注公众微信号

河北装备制造:向智升级 向新迈进

发布时间:2024-04-16       信息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工人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杨世尧 摄
  一列驶向老挝的国际班列上,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冷藏集装箱24小时为新鲜蔬菜提供适宜的温度;陕西中国中煤能源的煤矿内,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智能掘进机正以全自动模式向煤层深处掘进;在张家口的坝上高原,保定保变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000千伏变压器正在把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
  技术积累深厚的河北产业装备,近年来频频出圈。河北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营业收入1.14万亿元,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数字赋能
  向智能化升级
  3月30日,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20届河北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百家装备制造业及五金业企业参展。
  河北省地龙物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来了智能电动叉车、AGV小车(自动引导输送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目前新能源、智能化装备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地龙物联科技董事长赵洪涛说,传统叉车大多是油车,会产生噪声、排放尾气。他们推出的智能电动叉车已经是第3代,无污染无噪声,操作还更智能。仅开幕当天,地龙物联科技就接到了十几台设备订单。“数字化是正确的方向,我们正在攻关氢能车辆,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赵洪涛信心满满。
  在2号展厅,一台河北金红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焊接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台长着“眼睛”的机器人,可以在不借助人工的情况下,自动寻位跟踪识别工件的焊缝位置和路径,完成高精度焊接。
  “目前我们主要针对钢结构行业和电力塔脚行业,生产免编程、免示教的智能化工作站,完全可以为企业做到降本增效,提升品质。”河北金红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茅卫华说。
  工业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钣金激光、铸造锻压和五金机电设备……在博览会现场,大到机床台,小到标准件,展品种类繁多、含“数”量越来越高。不少厂商表示,这次参会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企业对数字化装备制造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截至2023年底,我省装备制造业有规上工业企业6640家、用工人数75万人,总营收比重占全省制造业的22%。”河北省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会长陈建民说,全省装备制造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积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两化”融合的生力军。
  降耗减碳
  向绿色化发力
  一阵轻盈的提示音响起,绿色指示灯开始闪烁,一批闪耀着深灰色金属光泽的双流道泵壳、柱塞泵壳生产出来了,通过质检之后即将发往长三角地区。这是泊头市亚奇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日常场景。
  “之前生产车间不是这样的,铁屑横飞、灰尘飘飞、声音嘈杂。我们开始绿色转型后,更新了生产设备、除尘设备,实现生产环境大提升,被认定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兴春说,企业生产经历了从普通冲天炉熔炼到新型节能电炉熔炼、从手工造型到自动化流水线的转变,污染减少了,生产效率却倍增。
  泊头市是“中国铸造之乡”“中国铸造名城”,近年来,该市积极引导铸造企业更新工艺装备、提升科创能力,走出一条铸造业由灰向绿、由拼体量到拼质量的转型升级之路。
  绿色化转型带来绿色化蝶变。目前,泊头市拥有铸造企业32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行业年产值247亿元,在企业总数减少的情况下产值较2018年提升64%。
  “聪明”工厂,“减碳”有方。
  4月9日,秦皇岛抚宁经济开发区顺之达产业园内,正在建设中的金风科技北方储能旗舰工厂已近尾声,这座工厂将成为河北首个高端智能化零碳储能工厂。
  为什么能实现零碳?在建设的过程中,金风科技采用定制化“零碳能源供应+能效提升+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结合储能配置定制化智能微网,实现园区绿电自发自用;运用自主研发的能源聚合平台,量身定制最优经济运行策略,进一步节约园区用电成本;配合智慧能碳平台实现不同层级能源运行管理,实现零碳标准。
  去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河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河北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的总体要求,提出加大节能降碳力度,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供应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
  一年来,《方案》已成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路线图,引导着河北装备制造业向绿色化发力,向低碳化挺进。
  协同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河北乘坐北京地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起步、加速、抵达……全程平稳。走进位于保定满城区的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一辆辆即将投入运营的北京地铁列车正在调试。
  “这组列车具备大载客量、快速启停、高舒适性等特点,提升了地铁运营效率,同时兼顾了动车组的高速度和地铁的大客流量。今年,河北京车制造的北京地铁3号线、12号线等列车将在北京投运,‘河北制造’将用自己的实力服务北京乘客。”河北京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兆勇说。
  京投装备技术研究院提供设计方案,由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负责生产制造,这种研发在北京、制造在河北的“北京设计+河北制造”产业模式跑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速度。
  细长的五彩线束,把京冀汽车产业紧紧连接到一起。
  4月3日,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一批线束产品在经历了布线包胶、超声波焊接、电测试、发泡成型等系列组装流程后被打包装车,发往北京奔驰。
  莱尼线束系统主要生产高端乘用车发动机舱线束、整车主线束及关键零部件分支线束,拥有49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每年可生产100万套整车线束,被评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百强企业。
  “当前,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迅速,我公司正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大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生产。”据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杰透露,作为汽车线束领域头部企业,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紧跟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加速演进的形势,将投资约3亿元,建设新能源整车线束和高压线束的新生产线。
  2023年,三河市高端专用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围河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一大批包括莱尼线束在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从供给侧发力,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技术、标准、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装备制造竞争新优势,走出了一条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以产业协同为牵引,打造产业共同体,产业“梯田”错落有致,多个装备产业集群瞄准世界级目标茁壮成长。
  去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印发了《支持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助力装备制造业实现发展跃升。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刘志洲说,向新提质、更上层楼,是我省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势头;今年1-2月份,河北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其中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6%;工业投资占全省比重28.1%,技改投资占全省比重32.4%,对全省技改投资拉动指数贡献率34.4%。
  乘风而起,逐梦未来。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成为河北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强有力的“发动机”“催化剂”,矢志向上,潜力无限。